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教学设计与案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
3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节《群落的结构》 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 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能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说出群落是具有 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对系统 的认识。 据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其中群落的结构特征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 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在引入课题中,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这条主线的构建,从而引出 群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剖析某温带草原上的生物群落, 引出群落水平上所研究的问题和群落结构的话题。在教学中,适当结合图片、事例、概念模 型和数学模型,加深对群落结构的了解。对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是课标中 建议的一项活动,旨在使学生能从种群的组成上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要把该探究活动上成一节验证或简单的重复实验。 本节内容共2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得出群落的概念 案例展示,进一步提出问题 讨论: 结合图片、概念图和数学模型 讨论、归纳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