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意义,学会速度表示法。初步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之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意义,学会速度表示法。初步掌握速度、时 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之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 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归纳总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 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视野,体会数学 的简洁性和价值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学会速度的表示法。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 的数量关系,并用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练习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具 课件、实物投影等 课型 新授课 一、复习导入 见课件 二、学习新知: 1、认识时间单位、速度 (1)让学生谈谈对速度的认识 (2)课件出示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语言描述的):这些是不同交通工具的速 度,——(引出“单位时间”一词)像每小时、每分钟、每天这样的时间叫 单位时间,你还知道哪些单位时间?(生:。。。。。。)单位时间走的路程 叫速度。 2、学习速度的表示法 师:像“马车每小时走10千米”(课件出示 :马车每小时走10千米)可以 这样表示:马车的速度是 10千米/时 (课件出示),会读吗?(教生读 -----出示其他速度让学生表示并读出。) 3、在解决问题中归纳出:速度×时间=路程 (1) 学习例题3: 课件出示:小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让学生说说已知什么数学信息,求的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列式,师板书:80×2=160(千米)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乘法。 课件出示:李老师 骑自行车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处理 方法同上) (2)让学生观察例题3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生分析:都是已知的 速度和时间,求的路程,都是用乘法计算-----得出:

腾讯文库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