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轻谁重》教案
《谁轻谁重》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
《谁轻谁重》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 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 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 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 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 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 【学生分析】 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 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 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 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 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 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 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 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 果。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