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一、背景和现状《数学课程标准》(2020版)在总体目的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绘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开展抽象思维”。(精品文档请下载)《标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一、背景和现状 《数学课程标准》(2020版)在总体目的中提出要使学生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绘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 符号感,开展抽象思维”。 (精品文档请下载) 《标准》的六个核心内容: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 观念、应用意识、推理才能。 《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提 了出来,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 是一个值得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精品文档请下载) 目前大多数学生可以进展准确地计算,但没有建立起一定 的数感。如: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向学生出示一张大约100人 的全校老师的合影,让学生估计照片上有多少人。有学生答复 大约有1000人,也有学生认为大约有50人、500人等,学生 估计的结果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 立良好的数感,不知道100这个数意味着多少。又如,在我们 的课堂教学中常常闹出“课桌高7米”、“一小孩体重200千克 "、“一操场的面积有100平方米”之类的笑话,试想一个小学 毕业生,学习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不能在需要的时候用数学的 方式解释某些现象,这样缺失数学素养的学生是我们所期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