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陶成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陶成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章太炎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2021 年四川省达州市陶成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 析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1. 国学,何学?这是人们津津乐道,却也让专家学者大为困扰的问题。章太炎指出: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其 实,国学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化、知识化、普及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 着古人的睿智,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 到,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 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 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以何种态度,站在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 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我们对待传统,抱守残 缺,故步自封要不得;数典忘祖,粗暴武断亦要不得。重提国学,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 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修复中华民 族的精神家园。 国学研究该求是,还是致用?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是什么”和“怎样做”两个 不同层面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学术研究要讲求客观,实事求是,在客观事实中探究真 知。“怎样做”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探寻“是什么”是更好 地解决“怎样做”的前提。君子有志于学,首先在于学能明道、明理。而通过这种思想创 造活动,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规律,达到寻求真知目的,即求是; 在此基础上有所为而为,则是“致用”,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固然保持 了学人对社会政治的紧密关切,避免了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但也会使不少人受此 误导,认为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讲求功利的实用主义,使学术研究沦为政治的附庸,违背 学术求真求是的初衷。作为数千年学问积累结果的国学,我们不要总以实用主义的态度 对待它。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应对现实问题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实 际、太简单化了。 国学的使命是什么?这牵涉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学研究是某些 领域的相关人士通过努力获得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学自身的推进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国学普及则是学者通过通俗化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包括前沿成果在内的国学基础知

腾讯文库2021年四川省达州市陶成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