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21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21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陈 慧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 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 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 析苏轼还写了论文》的报道又引发众人关注。这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将诗词作为“数 据”进行检索研究是否合理?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诗词是否合适? 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 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 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 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或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 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

腾讯文库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