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布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产业布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摘 要:摘 要:产业布局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地区产业布局存在地区经济不平衡性加剧、不合理的区域格局有所强化、地区

我国产业布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摘要:产业布局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地区产业布局存在地区经济不平衡性加剧、不合理的区域格局有所强化、 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从产业布局角度出发,利用现代产业布局理论,提出为尽 快缩短和赶超先进国家,应适当应用产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整体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政 府职能,合理配置地区资源,促进空间公平,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 关键词:关键词: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结构 一、现代产业布局的理论借鉴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分布形态),不同 的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产业布局条件的综合评价。 发端于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产业布局理论主要是研究产业空间分布规 律,它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国民经济建设 2060 战略部署。世纪年代以来,产业布局理论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出发,研究空间经济 特征,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现代产业理论虽然以古典和近代产业理论为基础, ① 却有明显差别,大致分五大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该学派以成本与市场的相依关系作为理 ② 论核心,认为最大利润原则是确定区位的基本条件。行为学派。该学派以人为主题的发展 目标,主张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是区位分析的重要因 ③ 素。社会学派。该学派推行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认为政策制定、国防和军事、人口迁 ④ 移、市场因素、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区位配置。历史学派。其理论核 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⑤ 具有很明显的时空结构特征。计量学派。该学派认为现代区位研究涉及内容多、范围广、 数据多,必须建立区域经济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工具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统 1 计分析。【】 现代产业理论在制度上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是第一位的,政府 干预或无足轻重或作用有限。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区域经济差 异研究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进行的,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绝 对不能低估。 二、我国产业布局现状剖析 我国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但人均国民总值还没有达到世界前列,这种极不相称的 现象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根据我国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的阶段性,经济体制和产业布局 1949-1978 政策的变化,我国产业布局经历了经济恢复和平衡布局时期()、平衡布局时期 1979-9090 (年代中期)、产业布局大调整时期(年代中期到现在),当前我国产业布局出 1 现了新格局:()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由于历史, 自然条件,经济起点等多方面的原因,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 2 后很多,在产业结构方面也存有较大差异。()全国工业化水平出现新的区域性差异。从 空间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近年来产业布局和产业的调整,我国工业化水平地带性差异更加 明显,沿海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而中西部总体上正处于工业 化初期阶段。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东部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为地区经济 3 的强劲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高新技术的攻坚积聚形成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创新空 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我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产业空间。一种是近年来开发建设 的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带等形成了技术经济的创新空间组织;另 一种是在原有的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族群,尤其是少数中西部地区, 依托当地基础和优势,使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也很有了较快的发展,逐步成为

腾讯文库我国产业布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