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

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级关 注的“焦点”。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 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县乡村、工矿企 业和学校,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基本摸清了全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 题,提出了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职业教育发展概况。我市职业教育自开始创办至今已近30个春秋,发展历程 波折起浮,曾有过“全国职业教育一面旗帜”的辉煌,有过“几近低谷”的尴尬,也 有过“脚踩就业和升学两只船”的困惑。近几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越来越好 的发展势头,不少方面还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我市共有职业院校72(技工院 校21所)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47所;民办高职院校2所、中 职20所。初步形成了以5所高职院校为龙头,67所中职学校为主体,168所职业 培训机构为依托,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的 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全市中、高职招生规模达到1.43万人,在校生达到4.81 万人。骨干院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院校13所、 省级重点职业院校11所,省级教学示范学校7所;拥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专业 38个。职业中专的机电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市技术学院的数控与机加 工、机修钳加工等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各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路子,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育出一大批 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十五”期间,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毕 业生达到25万多人,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350万人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 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职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距经济社会发展的要 求、距群众的教育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职业教育整体上仍然处在“蹒跚行进、奋力 爬坡”的阶段,还面临着诸多困扰,多年存在的“三难”现象仍然突出:职业教育招 生难、职业学校办学难、培养学生就业难。调研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 真研究,认为“三难”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六个不适应”。 (一)认识不适应形势。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首要的是各个层面的认识滞后、观 念陈旧。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事关科学发展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就业压力以及偏面 的人才观、择业观影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仍然存有偏见。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 展。从政府层面看,有的地方政府没有认清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没有 看到技能人才不足的矛盾,没有看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有的认为 职业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不愿在这方面费力气;很多地方重眼前利益、 轻人才培养,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有的县市区政 府至今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从学生家长来看,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跳农门”、读书就是为了 上大学。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部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致使新的“读书 无用论”抬头,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校低人一等,让孩子上职校成了“无奈”的选 择。从企业来看,很多企业经营者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工厂就是工厂,扯不到 一块去”,致使“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没有配合。推进职 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腾讯文库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