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同课异构”教学课例汇编 上篇 (实验研究阶段.-.)初中部分
3、滁州二中:《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设计(7篇)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朱发喜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意义;中国
37 、滁州二中:《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设计(篇)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朱发喜 教学目标 了 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 基础知识 解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掌握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阅读观 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运动的时代 察再造 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 场景 讨论分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 能力训练 析理解 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过程方法 概念 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 构建宏 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 观知识 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 结构 此焕然一新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情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 感 情感态度 民族复兴大业 价值观 中国的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妥协,无法完成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思想意 —— 历史使命,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 识 产党 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 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 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