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变迁

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变迁  【原文出处】中国统计【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原刊页号】17~18【分 类 号】F104【分 类 名】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复印期号】【 标 题】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变迁【

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变迁 【原文出处】中国统计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原刊页号】17~18 【分类号】F104 【分类名】统计学、经济数学方法 【复印期号】【标题】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变迁 【作者】龚效 【正文】 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统 计界长期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二十几年来,我国统计部门根 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不断推 动了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发展。评价工业经济效益涉及两个基本问 题,一是合理选择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二是科学确定评价 方法,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回顾我国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 发展历程,无不是围绕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而逐步完善的。 早在1975年,我国就制定了工业企业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 况统计报表,1977年决定采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 动力消耗、流动资金、成本、利润和劳动生产率8项指标来考核地区、 企业经济效益。但当时是分别用这些指标来反映各地区、行业和企业

腾讯文库工业经济效益统计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