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畜牧渔业

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畜牧渔业论文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 徐晓丽,李贺密,崔宽宽,邵蓬,张勤 (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天津 河西区 300221) 近两年来,六鞭毛虫引起的

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畜牧渔业论文 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 徐晓丽,李贺密,崔宽宽,邵蓬,张勤 (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天津河西区300221) 近两年来,六鞭毛虫引起的疾病在天津市养殖观赏鱼中时有发生,并有蔓延的 趋势。目前已在鹦鹉、慈鲷、罗汉、皇冠、七彩神仙鱼等养殖品种发现此病原。 六鞭毛虫感染症多发生于水温较高或急剧变化、饲养密度较大、水质较差的养殖 水体(25~28℃),主要经红虫、丝蚯蚓、水蚤等活饵侵入鱼体,在鱼健康状 况不佳、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时,寄生虫便大量增殖而致病,并时常会伴随细 菌继发感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1病原 六毛鞭虫在分类上属于原生动物界(Protozoa),肉足鞭毛虫门 (Sarcomastigophora),动物鞭毛虫纲(zoomastigophora)的双滴虫目 (Piplomonadida)中的六鞭毛虫科(Hexanitidae)。Moore于1922年首次报道 了一种寄生于虹鳟鱼(Rainbowtrout)的六鞭毛虫,迄今为止已有报道的在海水 和淡水鱼类寄生的六鞭毛虫至少35种,包括鲑六鞭毛虫(Hexamitasalmonis )、突瘤旋核六鞭毛虫(Spironucleustorosa)、中华六鞭毛虫(Hexamita sinensisChen,1956)、被囊六鞭毛虫(HexamitacapsularisXiaoLi,1994) 等,均为六鞭毛虫属(Hexamitsp)、旋核六鞭毛虫属(Spironucleussp.)或八鞭 毛虫属(Octonitussp.)的生物物种。六鞭毛虫虫体呈纺锤型、梨形或卵圆型、 长棒型等,个体一般很小,大小约为(6~8)×(10~20)μm;体表有8根 鞭毛,三对于虫体前端游离,为前鞭毛,另外一对鞭毛沿虫体向后延伸,为后鞭

腾讯文库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畜牧渔业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畜牧渔业付费本文由万文网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畜牧渔业论文养殖观赏鱼六鞭毛虫感染症的防治徐晓丽,李贺密,崔宽宽,邵蓬,张勤(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天津河西区300221)近两年来,六鞭毛虫引起的疾病在天津市养殖观赏鱼中时有发生,并有蔓延的趋势。目前已在鹦鹉、慈鲷、罗汉、皇冠、七彩神仙鱼等养殖品种发现此病原。六鞭毛虫感染症多发生于水温较高或急剧变化、饲养密度较大、水质较差的养殖水体(25~28℃),主要经红虫、丝蚯蚓、水蚤等活饵侵入鱼体,在鱼健康状况不佳、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时,寄生虫便大量增殖而致病,并时常会伴随细菌继发感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1病原六毛鞭虫在分类上属于原生动物界(Protozoa),肉足鞭毛虫门(Sarcomastigophora),动物鞭毛虫纲(zoomastigophora)的双滴虫目(Piplomonadida)中的六鞭毛虫科(Hexanitidae)。Moore于1922年首次报道了一种寄生于虹鳟鱼(Rainbowtrout)的六鞭毛虫,迄今为止已有报道的在海水和淡水鱼类寄生的六鞭毛虫至少35种,包括鲑六鞭毛虫(Hexamitasalmonis)、突瘤旋核六鞭毛虫(Spironucleustorosa)、中华六鞭毛虫(HexamitasinensisChen,1956)、被囊六鞭毛虫(HexamitacapsularisXiaoLi,1994)等,均为六鞭毛虫属(Hexamitsp)、旋核六鞭毛虫属(Spironucleussp.)或八鞭毛虫属(Octonitussp.)的生物物种。六鞭毛虫虫体呈纺锤型、梨形或卵圆型、长棒型等,个体一般很小,大小约为(6~8)×(10~20)μm;体表有8根鞭毛,三对于虫体前端游离,为前鞭毛,另外一对鞭毛沿虫体向后延伸,为后鞭
毛,鞭毛的快速运动带动虫体快速向前移动(图版I);虫体具有两个细胞核,为卵圆型或弯曲的弧形,呈“八”字形排列于虫体前端,根据虫体细胞核的形状和排列,可将其区分为六鞭毛虫或旋核六鞭毛虫等;附胞器(Accessoryorganelles)两套,呈两侧轴状对称。2症状六鞭毛虫导致的养殖观赏鱼疾病,也称为头洞病(Hole-in-the-headsyndrome)、烂头症或臭头病,因虫体的寄生造成被感染鱼头部附近的骨骼蛀蚀穿孔,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溃烂,形成头洞。这种特殊病变常发于七彩神仙鱼及一些慈鲷科鱼类如罗汉、鹦鹉及攀鲈科观赏鱼类。常见的六鞭毛虫引起的观赏鱼疾病症状有:鱼活力差,体色暗淡至变黑,体表溃烂,食欲减退或丧失,离群独游,体质较弱(图版II,III);鱼排出粘液长条状白便,呈半透明粘膜状并出现拖粪现象;头部和眼睛附近有一个或数个白色小突起,往往会遮住眼睛,然后转变为大洞(图版V);眼球突出,眼睛浑浊,蒙眼(图版III,IV);侧线旁有时也出现蛀蚀穿孔的病变(图版VI),从这些病灶中常流出一些黄色、像乳酪状的粘稠液,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鱼迅速衰弱,直至死亡。刮取体表病变处粘液于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呈透明具折射光泽,快速游动,高倍镜下清楚地观察到鞭毛(图版I);将病鱼解剖检查,可见到病鱼内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肝脏贫血呈暗黄色,肾脏色浅,脾脏色暗无光泽,胆囊肿大,胃中布满大小不一的白点,肠道无食,肠壁变得薄而透亮、失去弹性,肠道内充满浅黄色透亮液体(图版VII,VIII),以显微镜检查眼睛突起、肝、脾、肾、胆汁、胃内白点或肠内液体时,可见有大量的六鞭毛虫寄生,具体种的分类需要经固定染色观察虫体的形状及内部结构特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