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的几处语言问题盘点
小学语文教材的几处语言问题盘点 语文教材所选文章无疑应该是优美范文,起码在语言上要经得起推敲。最近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来三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为调研对象,抽读了其中的一些选文,却发现一些字句大有
小学语文教材的几处语言问题盘点 语文教材所选文章无疑应该是优美范文,起码在语言上要经得 起推敲。最近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来三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 为调研对象,抽读了其中的一些选文,却发现一些字句大有可议之 处。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小学《语文》(201X年 版),第九册第7课《高粱情》第5段:“麦子、豆秧能用手连根 拔 起,但是再有力气的庄稼人也很难拔动高粱。”从语境可知, 这里不是比照麦子、豆秧与高粱能否被拔起,而是比照拔起麦子、 豆秧与高粱的难易,而原文的表述有杂糅这两种比照之嫌,再者, 两分句之主语一为受事,一为施事,读起来殊为拗口。所以这句话 改动如下似更好:“我们能够用手轻易地连根拔起麦子、豆秧,但 即使是再有力气的庄稼人,也很难拔动高粱。”这样,文气才更显 畅通自然,逻辑上也更为周密。这篇课文还写道:“我小时练摔跤 时,教我的伯伯说……”连用了两个“时”,读来颇感赘疣,可以 删掉第二个“时”。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小学 《语文》(201X年版),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有这样一段:“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 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 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既写了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就无必要再说“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 下来”。又,前后两句并无转折关系,“可是”“却”两词显然属 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