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 (4)
大名一中高二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
大名一中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 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 ;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 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 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孔子一 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 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 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 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3.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写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 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4.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理论的支 撑。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 ) A.“民贵君轻”说 B.“五德始终”说 C.“知行合一”论 D.“君权神授”论 5.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心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 疑。这一现象表明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6.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书中描写到:元 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 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 A.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 B.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C.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