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政治笔记
师生之间:教师的作用(职业):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2
师生之间: (1)培养这种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教师的作用(职业): 1、 (2)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 (3)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4、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现代教师承担的使命: 5、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 (1)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多与老师沟通交流。 。 命 (2)对于表扬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继续发扬优点,力争取得更大进步。 时代在发展,教育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 (3)对于批评 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冷静对待,改正缺点,实现自我完善。 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 4、 6、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样的?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给我们哪些帮助? 5、 7、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和谐。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对我们的一生都发挥重要作用。 8、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我们道德人格形成的导师。 9、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 (3)、老师是我们心灵的保健医生,促进我们心理健康成长。 ( 1)尊重老师,包括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4)、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5)、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生。 (3)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对我们一生的成长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老师的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 6、 10、为什么尊重老师?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对我们的一生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7、如何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1)、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我们要承认老师之 11、在平等对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她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2、如何与老师相处?(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要培养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 地了解老师。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3)、我们要尊重老师,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获得老师的理解和信任。 (3)我们要尊重老师,多与老师沟通交流。 (4)、承认老师的差别。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4)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我们要自我反思,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5)在生活上,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5)、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 13、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老师的理由。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6)、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尝试了解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7)、主动交往。试着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14、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具体) 师生交往 (1)刻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 (2)给老师发祝福短信。 为什么说“教学相长”?如何理解 1、 (3)礼貌待师,见了老师要打招呼。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15、与老师沟通的方式(方法) (2)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1)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3)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的“教”。 (2)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3、为什么要培养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