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5年春天

公元1275年春天,迟到的风终于吹走了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上空残存的寒气。鸽子在阳光下得意地盘旋,风把它们的鸽哨声吹进威严的皇宫。 皇宫里,元世祖忽必烈正在接见威尼斯富商尼古拉·波罗,他的弟弟玛窦·

公元1275年春天,迟到的风终于吹走了元朝京城 大都(今北京)上空残存的寒气。鸽子在阳光下得意地 盘旋,风把它们的鸽哨声吹进威严的皇宫。 皇宫里,元世祖忽必烈正在接见威尼斯富商尼古拉·波 罗,他的弟弟玛窦·波罗和他的儿子,21岁的马 可·波罗(1254~1324年),他们走了整整四年才从 故乡来到大都。忽必烈对从遥远的意大利赶来觐见他的 商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年轻的马可·波罗,让 这位蒙古族的中国皇帝分外喜欢。他任命这三个威尼斯 商人以客卿身份在元朝供职。马可·波罗不辱使命,很 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除了在大都应差,还经常奉命 巡视各省甚至出使国外。据说他还曾被任命为扬州总 管。扬州是当时的大都会、水陆码头。那繁盛的都市生 活,给他留下了终生不忘的印象。如今,热情的扬州人 为马可·波罗在天宁寺里树立了纪念碑。 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度过了17年, 1292年,奉命由海道护送元朝公主阔阔真远嫁宗王波 斯汗(即伊尔汗,旭列兀的继承者),得以辗转西归。 三年后(公元1295年),回到威尼斯。41岁的马 可·波罗凭借从中国带回的金银财宝而成了威尼斯尽人 皆知的富豪。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威尼斯和商业劲敌热内亚的 战争,兵败被俘,囚禁在热内亚的监牢中。身处禁锢, 往日旅途的见闻和峥嵘的岁月又重现在眼前。于是他向 同狱的监友、卢斯第谦诺口授他的见闻,这便是后来的 传世之作《东方见闻录》(也译为《马可·波罗行 纪》)。

腾讯文库公元1275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