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授课笔记五:史事的过渡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授课笔记五:史事的过渡师范生到中学教育实习,在正式上课之前,都要进行试讲,听者是指导教师和其他的实习生。有一次我听一位实习生的试讲,课题是《秦末农民战争》,他在讲完了第一个题目“秦的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授课笔记五:史事的过渡 师范生到中学教育实习,在正式上课之前,都要进行试讲,听者是指导教师和其他的实 “ 习生。有一次我听一位实习生的试讲,课题是《秦末农民战争》,他在讲完了第一个题目秦 ” 的暴政后,是这样说的: 第一个题目秦的暴政讲完了。下面讲本课的第二个题目大泽乡起义。 在对试讲情况进行评析时,我说:你这样从一个题目蹦到另一个题目,显得有点生硬, 好像不是在叙述历史的进程,而是在讲教科书中的子目。你能不能想办法使各子目之间的转 换变得更自然一些呢?在听了我的意见之后,他对教案重新进行了设计,在正式授课时就变 成了这样讲: 正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使得广大民众难以为生,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全国像是布 满了干柴,有一颗火种就能燃起熊熊大火。那么,这反秦的火种是怎样点燃的呢?这就是大 泽乡起义。 不过是加了几句话,就显得自然、流畅多了,也使得两个题目之间有了有机的联系,使 讲述的历史过程显示出必然的发展。 这里,涉及到讲述历史时的一个问题,即如何使一个题目及内容转入到另一个题目及内 “” 容。这种转入,我们通常称之为过渡。 “” 讲述中的过渡,本身并不承载或传递明显的实质性信息,像上面所举的例子,是没有 新的知识点的。既然如此,有没有这种过渡,似乎并不重要。但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过渡得好,效果很明显。这是因为过渡可以使被划分成不同部分的实质性信息得以激活、释 放、润滑、衔接,产生出必然的联系,形成整体性的信息。这就是过渡的作用。 讲述历史时为什么要有过渡呢?表面上看,这是讲授技巧的问题。其实,这是与历史教 学内容及教学环节有关。 用心爱心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