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评价(合集)[修改版]
第一篇:毕淑敏评价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儿头反骨、不敬父母、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
第一篇:毕淑敏评价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 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儿头反骨、不敬父母、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 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 —— 安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忘记医生治病救 人的宗旨,普渡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人的关 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而现在的文坛,常常是杀人之论火暴易红,救人之论黯然无光;大而无当之文如日中天,诚实本分之 作视若草芥;凶猛抡砍之风时赢喝彩,娓娓动人之章叨陪末座。一句话,乖戾之气冲击文坛久矣,恨比爱 强健,斗比和勇敢,骂比分析痛快,绝望比清明时髦,狂妄比谦虚现代,乌眼鸡驱逐掉了百灵与夜莺,厮 …… 杀的呐喊遮盖了万籁,而与人为恶的文风正在取代与人为善的旧俗 她确实是一个医生,好医生,她会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与心术, 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觉,使她成为文学圈内的一个新起的、别有特色的和谐与健康的因子。而另外的 多得多的天才作家的另一面,实在是文学界的病友。我尊敬与同情我的病友,我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 家都有病,他们太痛苦了,他们因痛苦而愈发伟大了。但同时我也赞美与感谢大夫。有病人也有医生,这 才是世界,这才有各种写不完的故事。 下一篇 读毕淑敏的文字,源于其语言冷静、雅致而又充满哲理。看过电视上关于她的专访节目,不免对她的 职业精神更多了一份敬重,因为,她把努力当作一种持久的生存状态。 1760 岁时,毕淑敏在西藏阿里高原当兵。一次,部队拉练,穿越无人区,毕淑敏身背重负,行进公 60004 里,还要翻越米的高山。下午点,才走了一半路程,就再也走不动了。她决定自杀以结束痛苦。 出于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最终没有跳下山崖。后来,遇到收容队,她被告之:如果不快点走,就会冻死在 这个山上。终于,在朦胧的月光下,沉重而坚持的脚步把她带到了宿营地。 的确,人生虽不是苦旅,但困难、挫折和失败会时常光顾我们左右,无人可以逃遁。不同的,只是我 们的态度和由此作出的选择。挑战生命极限的体验,让毕淑敏确信,只有一步步前行,目标才能越来越近。 3022 年近,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在一个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年。刚开始, 她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来,当她发现,医生和生命发生着最紧密的关系,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 “ 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于是,毕淑敏工作得异常努力。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医术:比不上钟南山,

![毕淑敏评价(合集)[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E1z0TQdb7ChHfPhVj7lQ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