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5月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化学)

2023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 化学卷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S 32 第Ⅰ卷(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

2023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 化学卷 :50:100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相对原子量:H 1C 12 N14 O16 Fe 56 S32 第Ⅰ卷(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原创)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荧光蛋白质(GFP)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物质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原创) 8、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 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B、向少量的火柴头浸泡液中滴加AgNO、稀HNO和NaNO ,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 332 C、制备摩尔盐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加热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 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用稀硫酸进行酸化 202313 (根据江苏卷改编) 9、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 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C.化合物AE与CE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根据福建省2023高三模拟检测9改编) 10 、臭氧是常见的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水处理 系统。制取臭氧的方法很多。其中高压放电法和电解纯水法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 有关说明不正确的是 放电 A3O2O .高压放电法,反应的原理为: 23 B .高压放电出来的空气中,除含臭氧外还含有氮的氧化物 - + - + Cb3HO-6e=O+6H;2HO-4e=O+4H .电解法,电极周围发生的电极反应有: 2 3 2 2 + DHab .电解时,由电极经聚合固体电解质膜流向电极 聚合电解质薄膜氧化层 (根据浙江省2023桐乡高三检测10改编) 11 、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将各的三种物质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B2 .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种 C .三种有机物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NaOH D.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原创)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时,浓度均为0.01mol/L NaCO溶液和NaHCO溶液,等体积 233 + - 2- 混合,其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2c(Na)=3c(HCO)+3c(CO)+ 3 3 3c(HCO) 23 -1- B、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C、在电解食盐水的实验中,若电解后溶液总体积为1L,阴极析出的

腾讯文库浙江省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5月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