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中的中国蒋梦麟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蒋梦麟卷首语蒋梦麟,前清策论秀才,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为蔡元培所倚重,被推荐为北京大学校长。他还任过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抗战后期出任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蒋梦麟 卷首语 蒋梦麟,前清策论秀才,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及教育学 博士学位。回国后为蔡元培所倚重,被推荐为北京大学校长。他还任过国民 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抗战后期出任红十字会会长。 抗战期间,他在昆明以北大校长身分任西南联大常委(另外两位常委 “” 为清华校长梅贻琦和南开校长张伯岭),在躲避空袭的空闲中,陆陆续 1842 1941 续用英文写成前半生的回忆录《西潮》。《西潮》记录了自年到年 在中国发生的重要事件,尤其后半段为作者亲身经历,因此,蒋梦麟说,这 “” 本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 “”50 《西潮》中文本出现在台湾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年代,对当时的 年轻人产生很大影响,台湾农村青年几乎人手一册。这对蒋梦麟是极大的鼓 舞,他决心撰写下半生的自传,并定名为《新潮》。 “ 他在决定写《新潮》时说:以前我写《西潮》,那是讲外来文化所予 我们中国的影响;现在我在这本《新潮》里,要讲的是中国文化因受外来文 ” 化所影响,自己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可见对蒋梦麟来说,《新潮》较《西潮》 更为重要。可惜《新潮》仅开了头,写了几章,他便病逝了。 “ 罗家伦在称赞蒋梦麟的写作风格时这样说:这本书最难达到的境界, 就是著者讲这个极不平凡的时代的事实,而以极平易近人的口吻写出来,这 正像蒋梦麟做人处世的态度。若不是具有高度文化的修养,真是望尘莫及 ”“ 的。罗家伦还引用王安石的两句诗来形容蒋梦麟的生平与写作风格:看似 ” 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本书的第一辑是未完成的《新潮》五章和 《西潮》中的三章,各自都能独立成篇。 第二辑是他写的几篇怀人纪事之作。 编者 1997 1 年月 新潮 引言 这本书里要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 经验是宝贵的,可是宝贵的经验是付重大的代价买来的。个人的经验 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经验,也是如此。 鸟兽能把经验传给它们自己的儿女,可是影响本能的变化是很有限的。 小松鼠在秋天会跟着它们的父母挖地穴藏果物,小鸡在老母鸡的教导 下懂得怎样逃避在天空中盘旋的飞鹰,这些知识固然是从仿效得来的,但大 部分却是本能的动作。 “”“” 学习的习字解释为鸟数数飞。不断地学飞叫做习。 “”“”“ 学字含有原理的意思多,习字含有仿效的意思多,所以孔子说学 ”“” 而时习之。俗语通称学习,是含有两重意义的:一面根据思想而学,一 面根据仿效而习。 故人类的进步是靠学与习交互而行的。 “” 学是学前人的经验,习是习前人的榜样。以身作则是说给人家可以 “” 练习的一个榜样。格物致知是指示一条求学的道路,在事事物物里求知 1/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