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典型材料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典型材料我村是山西省中部一个小山村,面积5395.8亩,有213户、545人口。由于我村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过多年努力,全村有林地面积达到2157.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典型材料 我村是山西省中部一个小山村,面积5395.8亩,有213户、545人口。由于我村 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过多年努力,全村有林地面 积达到2157.7亩,灌木林面积1538.1亩,林木覆盖率68.5%,人均有2亩核桃 林。该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煤炭资源最为突出。在被确定作为山西省林改试 点村以后,推进林改与煤炭采挖形成了一对矛盾。我们从“怕”到“喜”,对林改的 态度经历了一场大转变。村两委高度重视,从解思想疙瘩入手,带领乡亲们从困惑 中走了出来,闯出了一条矿区林改的成功之路。 一、干部说“不”,群众也说“不”林改开始时,村干部说“不”,村民也说“不”。 干部说“不”,是有“三怕”:一是怕失管。不少干部认为全村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 已经全部栽上了树,其余林地都是石质山地,不宜栽植用材林和经济林,担心分下 后,群众分到好地就砍,分到石质山地不管。二是怕失权。林子分下去了,企业开 矿占地,村干部说了就不算数了,如果群众不愿意,谁也没有办法。三是怕麻烦。 本来历史问题和权属纠纷就多,集体经营的时候还能维持,如果这么分下去,矛盾 纠纷都挑起来了,局面怎么收拾。。群众说“不”,也有“三怕”:一是怕变,因为 对这次林改精神吃不准,怕林子长起来后又收回去;二是怕责任,因为对政策了解 不够,怕树栽不活要挨罚款,怕管护不好也要负责;三怕负担。担心经营林子没有 效益,还需各种投入,怕林子成为自己的经济负担。所以,有的村民说,分山图什 么,还不如去煤矿上挣点钱划算。 二、想到子孙后代,解开思想疙瘩对此,驻我村的乡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大家 一致认为要改变林改推进难的局面,首先就要改变村干部群众这种“怕”的思想, 要解开这个思想疙瘩,就要帮助他们认清推进林改的重大意义。驻村干部先从村干 部身上找突破口,紧盯着村干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反复细致地加以开 导:虽然煤矿利益很明显,可煤总有挖完的那一天,到时候子孙后代怎么办。再说 了,有些村无序采挖,把村子都挖陷了,住房成了危房,井水没法再喝,带来的后 果是灾难性的。而林子砍了还可以再长,核桃摘了还可以再结,林改是惠及子孙后 代的大好事,可得把这件事办好了。经过反复比较权衡,村干部思想开始转变。县 里趁热打铁,多次组织召集党员干部学习林改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彻底 解开了他们怕这怕那的重重顾虑。在思想认识统一之后,立即成立了林改领导组和 林改工作组,大张旗鼓宣讲政策。驻村干部深入各家各户拉家常、讲林改,用通俗 易懂的语言反复向群众讲解林改政策,终于把乡亲们的思想解放出来。全村林改工 作平稳有序地推进,现在均山到户任务已基本完成。 三、分林到户后,情况大不同林改充分调动了村民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林业发 展一改过去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科技推广难、干群关系难的局面,进入了快 速发展的时期。村里以这次林改为契机,紧紧抓住核桃这一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核 桃示范户带头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全村1100亩核桃已有750 亩挂果,2009年亩均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总收入150万元,人均增收2752 元。我村核桃种植户赵春娥,种植核桃6亩,2008年产核桃400余斤,收入 4000余元,2009年因受气候影响仅产核桃375斤,但收入仍有4330元。许多人 已经打算在核桃树下套种矮杆作物实施立体种植,在林地内养殖家禽。现在,全村 上上下下都说林改好,林改使全村走上了长久发展的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