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薛辽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薛辽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
年山西省运城市薛辽中学高三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 2020 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1. 13.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作物分别是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A.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 B.甲——冬小麦和棉花、乙——水稻和油菜 C.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 8. 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 D.甲——春小麦和大豆、乙——水稻和甜菜 A. 侵蚀、侵蚀 B. 侵蚀、堆积 C. 堆积、侵蚀 D. 堆积、堆积 14.导致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9. 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 参考答案: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8.B 9.C D.土壤 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根据海拔及等高线分布情况,甲、乙两区域分别位于沙丘 8. 两侧,甲侧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主要风力作用为侵蚀。乙侧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 15.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限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用是堆积。对,、、错。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迎风坡坡度较陡,背风坡坡度较缓。结 BACD9. () 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对。、 CA A.甲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B.乙地区春季旱情严 、错。 BD 点睛: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等,风积地貌有沙丘等,结合等高线形态,应是沙 重 丘地貌。沙丘地貌的迎风坡坡度较陡,主要是侵蚀作用。背风坡坡度较缓,主要是堆积作用。 C.甲地区春季多低温阴雨 D.乙地区土壤肥力低 读图,完成题。 2. 513 -15 下 参考答案: 13-15 B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