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八下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民主法制建设:1、新中国建立前: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通过:《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八下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一、 民主法制建设: 11949 、新中国建立前: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通过:《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 1950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依据。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十年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大批错假冤案产生。 3、 1979 改革开放时期: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1986④ 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 重要事件及意义 1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国内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开辟了中国历史 (2) 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 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3 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 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新纪元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到此结束。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新民主 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民族大团结。 31950——1953 、年,抗美援朝: 意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 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工业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41950——1952 、年,土地改革 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1953----1957 、年,一五计划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1953----1956 、年,三大改造 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 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 3 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 促进祖国统一问题相关史实:历史趋势:走向统一 事件:西藏和平解放,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交流不断密切

腾讯文库初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