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4 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语言文明的说法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概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考 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语言文明的说法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概念和命题提炼出来进行推广, 却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倡语言生活治理这一大的时代背景 下才出现的。 一提到“语言文明”,大多数人想到的言辞礼貌,不说粗话脏话,或 表达形式符合通用规范,探讨内容主要涉及“语言不文明”现象,如考察 动画片中存在的语言粗俗问题、公共空间存在的语言粗鄙化现象等等。此 类探讨的确是语言文明的一部分,但好像还只是涉及语言文明概念的表层, 精确地说,是对“文明语言”的探讨。 为了更好地相识语言文明,应当将这一概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个 体层次的语言文明,表现在个体在言语行为上留意礼貌形式,避开语言暴 力,这一层次属于语用范畴;其次是言语社区层次的语言文明,表现在群 体倾向于运用普遍认同的高雅文体,这一层次属于语体范畴;第三是文化 共同体层次的语言文明,表现在特定文化共同体有意识地通过母语来提出 本土概念术语、建构学问体系和保存文明成果。 从文化视角看待语言文明,事实上是考察语言在文明发展中的建构性 作用。文明创建离不开语言,语言承载人文学问和科技学问,能够刚好反 映文明进步。提出本土术语和原创性的学问体系是语言建构文明的主要形 式。语言学家李宇明指出:“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为英文的国际学问供应作 出了大贡献,但是并没有为中文的国际学问供应作出同样的贡献,当前应 当增加中文的国际学问供应,中文首发制度是中国科研成果中文化的必由 之路。” 概念和术语是思索的基本单位,是相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语言的 基础成分。在学问供应中,本土术语的创新通常标记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 步。语言建构文明的一种方式是利用母语生成大量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 新术语,在文化共同体中广泛传播并渐渐沉淀下来,成为文明体质中的“钙 质”。 近代以来,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反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果 的概念术语,在肯定程度上丰富了中文的表达实力,但泥沙俱下带来了“水 土不服”和“消化不良”的问题,食洋不化更导致了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 的问题。假如我们始终奉行“拿来主义”,长时间以西式思维阐释中华文 明,长期以往,就会习焉不察,积重难返,贻害无穷。最志向的解决方法 是干脆从中国社会本身中抽象出某些概念,建构自己的术语体系,形成既 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说明框架。 提倡中文学问供应,就是思索如何通过语言符号表征学问体系、承载 文明成果的问题。学问创新为语言发展插上现代化翅膀。随着第四次工业 革命的加速发展,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等领域必定会 出现大量的科技术语。我国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即使我们 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