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保健新模式研究进展医学论文
产褥期妇女保健新模式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新模式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1]。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
产褥期妇女保健新模式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新模 式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 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1]。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 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 内,产妇由于妊娠和分娩的巨大应激反应,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家“坐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知识的缺乏和一些陈规陋习,特别是忽 视婴儿的早期教育将影响母亲及儿童一生的健康与智力开发。观察产妇各器官 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实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采纳全面合理的营养方案及 护理和喂养新生儿的方法,从技术上指导与精神上鼓励产妇科学合理“坐月 子”,建立有利于产褥期产妇康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是 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2] 1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 产褥期内,产妇的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持续 处在一个复旧状态,其中,生殖系统的变化最大,需从妊娠引起的所有变化中 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主要包括子宫的复旧,恶露的排出及阴道盆底组织的恢 复。而乳腺则在妊娠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旺盛的泌乳阶段。 2产褥期妇女心理变化 在产褥期,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产妇的心理方面也发生 了很大的转变,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都可影响产妇的心情[3],如 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因分娩和在医院睡眠不足 而引起的疲劳;对出院后是否有能力抚养婴儿的焦虑;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 慌;以及居住条件、家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医护 人员照顾、产后康复情况等[4]。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 在农村性别偏好的现象还存在,孩子的性别会影响产妇的情绪,以上各种因素 所致的不良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产妇身体的康复,而且还会抑制乳汁的分泌, 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产褥期精神障碍[5]。近年来报道,产后抑郁发生率在国外大 多在30%-75%之间[6],在我国,有21.5%-61.1%的产妇经历过产后情绪不稳和 抑郁症[7]。大多数的病例需要医学专家的治疗,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常可导致产妇自杀[8]。 3产褥期保健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也在提高,但总的 来说,人们的健康意识仍相对淡薄,大部分产妇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 念。使产褥期保健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重点仍放在疾病 的治疗上,对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健康指导投入较少。产褥期的保健工作主 要通过产后42天访视来实现。根据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2003 年城市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6.4-61.8%,平均访视次数为2.6次,农村产妇产后 保健率为40.4-61.8%,平均检查次数为2.1次,全国的产后访视率为53.3%, 导致许多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健康保健从医院过度到家庭 的过程中出现了脱节[9]。除访视次数少之外,我国产后访视还存在着访视时间 安排欠妥、访视技术欠熟练、缺少健康教育或者宣传力度不够,产妇满意度低 等问题[10]。另外,大部分产妇在产后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念:如禁吃 水果、蔬菜,多吃肉;不洗头,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脚,不洗澡等;不能下 床走动;同时要紧闭门窗,防止冷风吹入等,使传统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