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逆温专题及练习学案 旧人教版
逆温专题及练习一. 逆温现象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6℃/1000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
逆温专题及练习 一. 逆温现象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 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6℃/1000米。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 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二. 成因类型 1. 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 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高, 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见下图)。随着地面辐射冷却速度加快,逆温逐 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 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 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 渐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 逆温层较薄,消失较快;冬季 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 慢。 2. 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 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慢,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 暖空气和地面的温差决定。温差越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 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平流逆温。 3. 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 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 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 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 4. 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 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 区即锋面。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 著,也可出现逆温。如右图,从A点上空气温垂直分布的 情况可见,由下面的冷空气到上面的暖空气,等温线通过 锋面的区域时必有曲折,曲折的程度视两种气团间 的温度对比而决定,曲折段(如图中BC段)就出现了逆 温层。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上方倾斜的,逆温层也随 锋面的倾斜而呈倾斜状态。因此逆温现象只能在冷空气所控制的地区内观察到。而且,逆温 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地面锋线的位置有关,观测点距地面锋线愈近,逆温高度愈低。 用心爱心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