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 《植物造景》是环境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作用 《植物造景》在环境

《植物造景》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植物造景》是环境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 程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 《植物造景》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结构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本 课程通过讲授园林植物的运用方法、相互间的搭配以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结合组景,使学生 能够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营造植物景观、能够与其它园林要素协调组景,在植 物与其它园林要素搭配时,能够考虑种植位置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功能的要求、比例的得 当和风格的协调等问题。了解园林植物较深刻的内涵,为园林经营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 林绿化、养护等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 园林植物、草坪、园林制图与识图、园林史。 后续课程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 1.2课程基本理念 1.2.1在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1.2.2围绕专业能力目标,以城镇园林绿化岗位工作过程作为教学的主干线,以工作项 目为核心划分教学单元,按植物造景工作开展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以完成典型工程项目为目 标,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1.2.3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 位学生。 1.3课程设计思路 要想更好的运用园林植物营造植物景观,首先要掌握部分基础理论知识,植物象征生 命的特性,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有多种功能,如植物的建造功能、观赏功能、美学功能等; 然后分析不同植物材料景观的营造;再分析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结合组景,并分项布置工作, 学生分组模拟或实地完成每项工作。 1.3.1从植物造景每项工作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并按照从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到复 杂、从单项到综合安排教学顺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内容的安排紧密结合高级 绿化工、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1.3.2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了“自主学习、适度导学”思想指导下工学结合的“五步法” 教学模式。即明确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总结。 1.3.3注重过程性考核。通过分组完成一系列的植物运用项目,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 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全面而客观的考核。 2.课程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实际环境中营造有人情味的、科学的、有一定艺术 性的植物景观。能绘制植物景观平面图、植物景观施工图。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 和社会能力。见下表: 专业能力 1.能够利用花卉营造适宜当地环境的花坛、花镜、花台、花带等景观; 职

腾讯文库植物造景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