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案例
家园沟通案例:幼师总说“挺好的”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很长时间了。说真的,我现在对孩子在园情况很不了解。您看,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八个小时,晚上接回家和家长也就呆上两个小时。孩子
“” 家园沟通案例:幼师总说挺好的 “ 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抱怨道: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很长时间了。说真的,我现在 对孩子在园情况很不了解。您看,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八个小时,晚上接回家和家长也就 ‘’‘ 呆上两个小时。孩子回家不太说幼儿园的情况,问老师,老师总说挺好的。真不知这挺 ’” 好的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我们家长该为孩子做哪些准备?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孩子教 “” 育的焦虑,对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渴望,对挺好的的困惑。这位家长的话,立刻引起 了其他家长的共鸣。 “” 这是一个关于家长工作的案例。我们不经意间给家长的一个回答挺好的,引起了 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不满。矛盾的根源在于,家长的需求与教师提供的服务质量之间存 在差距:家长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要求教师尽量反馈孩子在园表现、发展特 点和水平,但是,教师却缺乏这种意识,没有充分重视到家长接送孩子这一环节的意义 和价值。接送孩子工作作为家园沟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接送环节是家园合作教育的一种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首先,和其他的家长工作形式相比,接送环节传递信息最快、最便捷、最及时。每 天早晨和晚上,教师会和家长见面,抓住这一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增强家园同步 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此时家园双方可以互相传递重要信息。早晨孩子入园时,教师可 以向家长快速了解当日幼儿身体、情绪状况,以便在一天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教 育;傍晚离园时,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情况,并为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另外,我们还应认识到,接送环节会折射出教师对孩子家长的重视程度,折射出幼儿园 的园风、教师的敬业精神,直接影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态度、参与的积极性。 只有认识到接进环节中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够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长的 满意和信任,否则家长工作必然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 第二,接送环节需要教师热情、耐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 “”“”“”“” 首先,要避免只用挺好的、还行、一般这样的模糊词语来回答家长。挺好的 是人们对事物模糊表态的一种方式,用这个词语来回答家长,一次、两次兴许可以,但 “” 久而久之,会让家长觉得这是在敷衍。因此,在说完挺好的后,教师一定要补充说明 到底好在哪儿,孩子有什么具体表现、进步或不足。其次,要适当给家长提一些教育建 议。大多数家长都欢迎老师提出教育建议,认为这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但在提意 见和建议时,应注意方式和场合。对少部分不理解教师工作的家长,要保持冷静,坦诚 交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信任和理解。再次,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 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