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及社会秩序探析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及社会秩序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也仍遭遇到了发展中的阵痛。笔者就是基于这样的新

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及社会秩序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 整、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也仍遭遇到了发展中的 阵痛。笔者就是基于这样的新形势背景和现实需求之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我国 农村经济结构所发生变化及应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秩序进行探析。 [关键词]新型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秩序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改革的不断优化, 取得卓越成效。过程中,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所引致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变 化,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这种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和把握才能 更有效避免发展中的瓶颈,才能更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目标的实现。经济 是基础,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笔者以期通过分析建国以来, 我国不同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旨在说明两个问 题:一是土地是农村最大的财产或者说资源;二是生产力或经济基础变了,与之 对应的上层建筑或生产关系也应相应发生变化。 1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经济结构变迁及特点 纵观历史的发展,经济结构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从内容上来看,基本 上都可以归结为生产结构、收入结构、分配机构、消费结构四类;从时间上主要 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1949年至1978),第二阶 段为改革开放至(1979年至2009年),第三个阶段为2010年至今。我国是农业 大国,农村经济结构当中最大的支柱就是土地经济。 1.1改革开放前30年经济结构及特点 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个时期乡村 政治运行体制实行党政合一的人民公社和村大队集权制,经济上属于高度计划经 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集体所有,生产方式上实行集体劳动,劳动者对集体 具有很大的依附性,实行高度的公有制。此时,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比较单一,土 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都统一由集体支配。农村经济的特点是高度的计划 经济,劳动者和劳动资料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是劳动者的劳动归集体所有,集 体再实行按劳分配,吃大锅饭,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挫败;二是生产工具落后, 1

腾讯文库精编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及社会秩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