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嘉诚传》有感
读《李嘉诚传》有感[精选]“一次,李嘉诚夫妇开车去学校里看孩子。支学校的路上,天下起了大雨,透过模糊的车窗,他们远远看见一个大男孩背着一个大书包骑着自行车疾行而来。雨太大了,男孩的车子在与李嘉诚的车子
读《李嘉诚传》有感[精选] “一次,李嘉诚夫妇开车去学校里看孩子。支学校的路上,天下起了大雨,透过模 糊的车窗,他们远远看见一个大男孩背着一个大书包骑着自行车疾行而来。雨太大 了,男孩的车子在与李嘉诚的车子擦肩而过的时一刹那,滑倒了。李嘉诚紧急刹 车,才躲开了一场事故。顾嘉诚一边开车门一边说:‘好危险啊。’可是他下车扶 起的却是自己的孩子李泽钜。……” ——摘自己《(世界首富)李嘉诚》 这一年李泽钜15岁,应该是1969年,我们国家处于十年动乱。 嘉诚夫妇和妻子表妹月明,除了小时候给两个孩子请外教,创造学习英语的条件, 还自己回家的时候与孩子进行英语交流。他们认为:去西方先进国家求学深造,既 可以学到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又可以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看外面的世界,当两 兄弟就读于同一所中学时,为了不忘国语,还要求经常用中文写信回家,然后李老 先生自己“阅读批改”,并回信;经济方面,给他们哥儿俩两本卡,一本卡是可以 随便用的,里面的钱不多,还有一本卡用的时候必须要写信申请,然后他老人家 24小时内回复才能运用;在国外学习的时候,不请保姆,要自己做饭菜,照顾自 己;夫妇俩去看望孩子的时候,是不会通知两兄弟的;……于是出现了上面年摘录 的文字。(也是这次事情之后,夫妇俩才给小哥儿俩配了小汽车) 为了孩子不成为当下流行的“富二代”,老先生在小哥儿俩小时候就给他们讲自己 在最热爱读书的时候不得不丢下书本去赚钱的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事业的成功的失 败,一直输入“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理念;月明老夫人,则经常给他 们讲与人处世诚信为本;小哥儿俩有时候也会参加长江实业集团的董事会,让小哥 儿俩明白钱不是自己来找上门的,而是通过高层协商、管理、合作等等赚来的:在 一次董事会上,为了利润11%和9%的问题讨论的时候,小哥儿俩一致觉得“只想 赚9%是笨蛋”,李老先生幽默地说:“那我就是那个笨蛋吧。”(事实证明9%的 决策是正确的)让孩子知道了,商业上11不一定大于9。从小就受到这种商业熏 陶,这是老先生的与众不同之处。 每个人的故事都不可复制,尤其是李嘉诚的故事更不可复制:14岁的他从茶楼跑 堂,每天要工作16小时,还抽出2个小时学习,每天几乎只睡4个小时,还成为 了工资涨得最快的伙计;一年后来到舅舅的钟表公司,从简单的组装到复杂的组 装、从简易的修理到复杂的修理,仅仅两年多,他不仅学会,还开始涉足销售,让 舅舅的钟表公司进一步扩展,在此期间,他仍不忘读书现个小时以上;舅舅对他的 辞职虽很不情愿,但他还是自己决心去做销售员,他用他的一双肉脚一步步地丈量 香港这块土地,从小职员到销售副经理到经理,工资一涨再涨,他仍然不忘读 书。……“一直坚持读书”似乎是这段文字的主线,其实不然,主线是“生活从来都 不亏待有心人。”明着在褒赞他的坚持读书,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人的学习精神、他 的记忆力、他的接收新事物的能力、他对胜利的渴望与执著,一切都是在激励着他 “我没有别人的学历,没有别人那么多金钱,没有别人那么好的资质”——只有不断 地追求新的目标,才是真正人生。 他从一个插班后英语方面的聋子、瞎子,成为茶馆里唯一可以和“洋人”流利交流 的跑堂小二,成为自己可以和美国人做生意而自己和美国人交流的老板。当他从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