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第一章 职工薪酬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上) 一、职工薪酬的范围 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
第一章职工薪酬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上) 一、职工薪酬的范围 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 关支出。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 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 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 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 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包括: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中, 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 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 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 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七)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使用职工薪酬的概念,但在《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对工资薪金进行了界 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 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 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是把会计上的职工薪酬,分解为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人身安 全保险费、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分别作出规定的。在税务处理上,不能简单地把职工薪酬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税前扣除,应把会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