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蔡 海 军(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数理系,湖南 长沙 410002)摘 要: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对指导当今的科学课程改革意义重大。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蔡海军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数理系,湖南长沙410002) : 了解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对指导当今的科学课程改革意义重大。我国小学科 摘要 学课程的发展历经百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文章论述了四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并特别 简概了《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新《科学》教材的一些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发展过程;特点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无论是作为科学课改的实施者 了解 还是研究者,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对指导当今的科学课程改 革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理科 纵观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在名称上,它经历了格致→博物→→自然 →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学的变化。从发展时间和发展特点上,我认为可以把它大 致划分为四个时期,下面分别谈谈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 (1903~1948年) 一、第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先学日本,后学英美(主要是 美国)。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文明表明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教育 是很发达的。但是,在1903年前没有单独开设的科学课程。 在1903年前,我国科学教育的途径有二条:一是“学校”形态的科学教育,主要为 统治阶级的孩子所享受,其特点是以识字、读书、背书为主,多是语文、自然、社会综 合性的教材[如先秦的有《诗经》、《尔雅》,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 胡毋敬的《博学篇》。汉代以来的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班固 的《太甲篇》,蔡邕的《劝学》、《女史幼学》,陆机的《吴章》。再有李瀚(唐代) 的《蒙求》,周兴嗣(六朝)的《千字文》,王应麟(宋代)的《三字经》、《小学绀 : 收稿日期 “”“”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研究(XJK01AJ012). 基金项目 1 :蔡海军(1968-),男,湖南益阳人,湖南第一师范数理系讲师,教育学硕士。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