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如何分类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安全文化渗透在包括个人和集体的各类人群中,覆盖人类活动的各个领 域。为了进一步认识安全文化,尤其是为了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并且意识明确地开展安全文化 建设活动,有必要对安全文化给予某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安全文化渗透在包括个人和集体的各类人群中,覆盖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为了进一步认识安全文化,尤其是为了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并且意识明确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有必要对安全文化给予某种分类。 与其他许多事物的分类一样,站在不同的角度或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安全文化的种类可以做出不 同的划分。 从安全文化的主体来划分,可以把安全文化分为个体安全文化和群体安全文化。 第一种分类, 个体安全文化也称为个人安全文化,是指我们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本身所独自具有的安全文化。 义, IEAE)INSAG) 如果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对安全文化的定则个体安全文化 o 就是“把安全放到最重要位置上的、存在于个人身上的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每个人在生理心理状态、 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不相同,并且作为社会成员对待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问题的认知与 行为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个体安全文化是每个人所独有的。个体安全文化是构成群体安全文化的 基础。 群体安全文化是指由某种特定人群的集合所共有的安全文化,是由该人群集合(群体)中的个体 安全文化汇合而成的、反映了总体特征的安全文化。群体安全文化还可以根据群体性质的不同,进一 步分为各类群体的安全文化,如正式群体安全文化和非正式群体安全文化,组织安全文化与民众安全 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即为一种组织安全文化。 从安全文化所涉及的人群对象来划分,目前我们可以把安全文化分成三大类,即企 第二种分类, 业安全文化、政府安全文化和民众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是当前受到最广泛关注的安全文化类型,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与体系化建设》 一书中主要研究和论述的对象。在此,对“企业”的概念应该做最广义的理解,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 的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也包括 非营利性的、具有独立行政职权的各类经营运行实体,如学校、医院、公园、事业单位、社团等组织。 在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还包括行业安全文化在内。 2004 政府安全文化是毛海峰教授根据我国的国情,于年以后明确提出并极力倡导的一种安全文 化,主要指我国各级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所具有的安全文化。在我国,政府是制定决策、执行 规则、管理民生的机构,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政府对社会的制约、干预和引导作用更大。政府工作 人员在安全监管上的意识、态度、能力和行为表现等会深刻影响到企业和社会大众的安全文化状态。 因此在我国,政府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众安全文化也叫公共安全文化、社会安全文化等,是广泛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随着社会发展而 自然形成并积淀传承的安全文化。我们说安全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实际上指的就是民众安 全文化。民众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广大民众对身心安全健康、 财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与追求,其发展是在保留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从安全文化是否被有组织、有目的地予以促进和发展,而划分为“自然态安全文化” 第三种分类, 和“建设态安全文化”两种类型。 2010 这种分类过去从来没有被人明确考虑和划分过,是毛海峰教授于年在大力推进《企业安全 文化建设导则》标准的应用过程中,为了清晰区分企业正式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前后的安全文化状 0 态和表现的差异而提出的 自然态安全文化是指没有专门对其进行分析或评估,并通过行政手段或组织管理手段予以有目的 改变的安全文化。民众安全文化一般属于自然态安全文化,政府安全文化和企业安全文化就目前来看, 大多数也属于自然态安全文化。自然态安全文化是在民众或组织中经长 期积累和稳定的状态表现而形成的。 建设态安全文化是指某个具有行政功能的组织对原有自然存在状态的安全文化实施有目的的良 性改造过程而形成的安全文化。自然态的安全文化一般会存在很多不足,甚至会导致根本性的风险因 素存在,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组织干预,给予有效的改变和提高,即转变为建设态度安全文化。就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