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修改版]

第一篇:《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由检察日报社主办、齐河县检察院承办的“我是检察新闻官”主题研讨会。作为一名刚从电视媒体调入检察系统的新

—— 第一篇:《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 —— 《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 “” 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由检察日报社主办、齐河县检察院承办的我是检察新闻官主题研讨会。作 为一名刚从电视媒体调入检察系统的新人,在检察系统各位老新闻工作者面前发言,我觉得自己有些班门 弄斧。所以这次来的目的,主要还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就谈一点体会吧! 作为检察系统的一名基层通讯员,我们总是期望自己或者说本院的文章能多见报,尤其是检察日报。 要想多上稿,首先要把报纸作为教材来研究,只有把报纸研究透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般来说,对于 某一报纸的研究,我们一是要研究该报的版面和栏目;二是要研究各版面和栏目的用稿文风和特点。三是 要研究各版面的编务信息(编辑的姓名、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等投稿渠道)。 今天我要谈的主要是对检察日报《基层采风》栏目的特点的一些认识。也许是长期从事电视新闻工作 的缘故,本人对于镜头感特别留意,而恰恰通过近一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基层采风》栏目区别于其他栏 目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镜头感。 镜头感是电视媒体的天然特点,这种镜头实际上就是画面、声响、文字(字幕)有机统一体,它给人 们带来的的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全息世界。而报纸媒体除了图片这一具有视觉感受的载体外,纯文字必 然会带来一种阅读的疲劳与枯燥感。如果报社记者不能做到将稿件写出镜头感,那么必然也就会导致稿件 “ 成为过眼云烟。正如美国著名记者威尔柯里姆曾经说过的,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触摸到 ” 的有形物体。 首先我们来看《基层采风》子版面的名称,《现场》《特写》这本身都是具有现场感和镜头感的词汇, 光看名称,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画面和声音的气息。而这些子版面名称的运用,正是《基层采风》栏目 区别于其他栏目差异性的体现。 其次,从稿件的语言来说,《基层采风》善于运用镜头语言,包括场景描写,细节刻画等等。 . 1标题富有镜头感。题好文一半,这是大家的共识。当然,好的标题,是形式多样的。我认为《基层 采风》稿件标题的特点就是富有镜头感。其实,标题富有镜头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用实题,实题着眼于 叙述,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等。 “”“” 例如,《这次我算是明白了》《又是一个忙碌的周末》《大伙叫她袁捕头》《她是一朵向日葵》 “”“” 《特殊一课:父母陪小候鸟看微电影》等等,这些标题,都是很直白的,但是直白不是苍白,而是一 个个生动的、活鲜鲜的画面,这里有话语,有描述,还有比喻。说到比喻,很多人会认为比喻怎么会有镜

腾讯文库《基层采风》栏目的活灵魂——镜头感[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