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
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2、孟禄 《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3、叶澜 《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4、《中庸》 “修
利托尔诺沛西•能 1、《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 孟禄 2、《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 叶澜 3、《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 《中庸》 4、 “修道之谓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 荀子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 游 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环境决定论”; 《荀子》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荀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处; 《荀子·劝学篇》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德” 二字最早合用; 《学记》 6、 ①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 ②“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政治功能; 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体性原理; 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昆体良 7、(古罗马)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说文解字》 8、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舒尔茨 9、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10、 孔子 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性相近,习相远”; 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 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墨子 11、①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 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决定论”; 老子 12、一切回归自然; 朱熹 13、 “明天理,灭人欲”; “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 《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 学校的法定教材; “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苏格拉底 14、“产婆术” ;“助产士”; 柏拉图 15、 ①《理想国》、《法律篇》; ②“天赋说”; ③最早提出“创造力是无意识”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 16、 最早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思想; “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 《伦理学》、《政治学》 培根 17、 ①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与其它学科并列; ②提出了创造力的“理性意识”学说; 夸美纽斯 18、①《大教学论》; (捷克) ②最早提倡“班级授课制”,提出“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教学原 则, 强调教师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