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第八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 2 第八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 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作用。通过学习,需要 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第一 目通过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的场景,让学生感悟人 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第二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及垄断的影响。第三目教材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度、广度、提供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手段等角度阐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主要成就、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⑵理解电气时代的含义、垄断组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关 系。 ⑶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找出知识比较点,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进行必要的探究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让学生感悟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辩证认识人类发展道路上的成就与代价。 三、 重点 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难点 是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通过探究法、比较法的运用达到使学生掌握本课内容的目的。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1、预习检查,归纳总结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疑惑与问题。 2、导入新课(运用本课引言部分) 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讲解:⑴政治上: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 ⑵科技: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 不穷,为其提供了科技条件。 ⑶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