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新疆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 “天中节
2022-2023 新疆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 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第卷 I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共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9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 “天中节” “龙舟节” “诗人节” “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泛,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 看,共性大 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节是 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 传统文化 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 化。 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 煎水洗浴、 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 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 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当代社会,端午节 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 现实意义。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 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 2003 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 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 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 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 俗心理。 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 存,也需 要文化的延续。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 大地上。六朝时期, 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 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 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 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 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 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 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 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 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 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历久弥新。 今天,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 午这个特 定的节日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 族意识与文化的使 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中延续更新。 端午节俗中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历史先贤的崇敬,均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