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超越民族国家 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 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 国家求同存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 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 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 处和有序竞争成为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 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 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 的主基调。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 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 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 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 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 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 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 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求同存异,着眼于摆脱因科技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人类整体性困境。 B.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能够有效地杜绝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纷争和冲突。 1

腾讯文库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