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设计思想】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不同情境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溶解度的概念,体会溶解度曲线的优势以及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教学设 计新人教版 【设计思想】 1、 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不同情境的引导,帮助学生建 立溶解度的概念,体会溶解度曲线的优势以及运用溶解度曲线提纯物质。特别 是利用问题引导,辅以学生实验,让学生对降温结晶有更清晰的认识。 2、 将数学上的图形思想和化学知识有机整合,使学生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 变化规律中的作用。 3、 将溶解度由点、线到面逐步展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形成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曲线以及所含有的信息。 (3)知道降温结晶、蒸发结晶都是提纯物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绘制曲线以及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2)认识数型结合法在体现事物变化规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化学知识在工农业生成中得重要作用。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解决问题效率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解度曲线。 (2)两种结晶方法。 【教学设计步骤及意图】 一、形成溶解度概念 1.投影:20℃时100g水中分别最多可以溶解下列物质的质量 溶质 CaCO Ca(OH) NaCl CHO(蔗糖) 3 2 122211 质量/g 0.013 0.165 36 204 提问:(1)以上四种物质中哪一种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 (2)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什么? 2.通过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归纳、分析得出:其一是条件:一定温度,100克溶剂;其二是 状态:饱和溶液。 3.要求学生通过添加适当词语的方法,将以上两个条件串联起来,形成溶解度的初步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