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护士职业心理健康损害的防护(1)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9534 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防护措施 PAGEREF _Toc9534 1 HYPERLINK \l _Toc5371 护

........................................................................................................ 1 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防护措施 ........................................................................................................ 3 护士职业心理健康损害的防护 ........................................................................................................ 5 护士职业心理健康损害的防护 ................................................................................................ 9 职工职业感染与职业伤害控制规程 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防护措施 随着不断更新的各种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新的化学药物、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 1. 心理社会性因素[]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正在不断增加,护士的职业 __ 安全越来越受,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 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探讨了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及其防护措 施。 1 职业损伤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 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1.1.1 病毒 CDC 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为主,美国监 2100__20 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万次意外伤,引起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 ____ 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超过几百人,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 3 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国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 79.36%92.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被乙 6%30%. 肝污染的针或锐器伤后的相应感染率为~ 1.1.2 细菌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 ____ 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吸道、血液、皮肤等途径。 1.2 化学性因素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 4 污染,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资料显示[]: 159__1352 医院至少使用种对皮肤或眼有的物品,种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品。调查证实[]: 1.0PPm__ 浓度的甲醛可皮肤、眼、鼻、咽、喉及肺,引起变态反应、哮喘。国内外研究资 5 料得出结论[]:护士在化疗操作过程中,注射器溶药、排气、换液、拔针等都可能造成 __ 皮肤接触或吸入;管理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吞食,受到低 剂量药物影响,可诱发基因变性,使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1.3 物理性因素 6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 8.4%. 临床护士在工作中,体力劳动多,强度大,特别是骨科、急诊科、创伤科等需要搬运

腾讯文库【合集】护士职业心理健康损害的防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