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

中国对外贸易中低价竞争模式转变路径分析摘要:对外贸易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我国对外贸易依靠资源消耗和劳动力、土地的低成本优势,形成了一种低价竞争的国际贸易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对外贸

中国对外贸易中低价竞争模式转变路径分析 摘要: 对外贸易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我国对外贸易依靠资源消耗和劳 动力、土地的低成本优势,形成了一种低价竞争的国际贸易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对外 贸易中低价竞争模式的现状、实质和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低价竞争模式转变的对策。 关键词: 低价竞争模式,对外贸易,演变路径 Title: AnalysisontheEvolutionRouteofLow-priceCompetenceModelinChina’s InternationalTrade Abstract : Theinternationaltradehas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impetusesthat stimulatetheeconomicgrowthgraduallyinChina.TheinternationaltradeofChina dependsontheadvantagesofresourcesconsumptionandthelowcostoflaborandland, andhasformedalow-pricecompetitionmodel.Thisthesisanalyzesthestatusquo, essentialandtheinfluenceofthismodel.Onthebasisofit,thethesisputsforwardthe countermeasuresontheevolutionrouteofthemodel. KeyWords: Low-priceCompetitionModel,InternationalTrade,EvolutionRoute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渐进式改革进程中,通过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投资推进,依托劳动 力、土地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形成了一条快速推进工业化和提高我国出口工业国际竞争力的 经济增长道路。特别是凭借着“比较优势”,对外贸易额的高速增长,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的三架马车中一路领先。如今,“中国制造”商品在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随处可 见。但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出口数量的“规模效应”,带来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 高,能源消耗过大;也使我们在面对对外贸易繁荣与反倾销增加的尴尬、资源消耗过大与资 源短缺矛盾突出等问题时反思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竞争战略的弊端,并寻求转变 路径。 一、中国对外贸易低价竞争模式的现状与理论反思 近年来,我国出口保持高速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逐步树立起贸易大国的全新形象, 出口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和改善。从1978年至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 55.9倍,年均增长20.72%。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已达到14221.2亿美元,相当于“十五” 1 初期2001年的2.8倍,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由五年前的第6位已跃居第3位。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的高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扩张实现的,采取的是建立在内部资 源消耗和外部资源依赖基础上的“粗放型”方式和低价竞争模式。出口低价竞争已成为困扰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顽疾,严重制约了出口的可持续增长。以纺织业和鞋业这两个中国最具 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例:2004年,我国出口服装177亿件,平均每件的价格仅3.51美元; 出口鞋60亿双,平均每双的价格不到2.5美元。近两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迅速上升,看似前 途大好。事实上我国本土汽车企业也仍是在用“低价竞争模式”开拓市场。无论轿车、卡车 还是客车,大多数国内企业出口汽车的档次也都局限在低端市场。2004年我国汽车(包括 轿车和卡车)出口单价为3670美元,而进口的小轿车以中高档为主,平均单价为29180美 元。这样算来平均六七辆出口车的总价才相当于一辆进口车的单价。可以看出,“低价竞争 模式”使我国的商品在国外往往只能定位在低端市场,尽管出口数量巨大,但是也同时面临 着多重的压力,处于尴尬的境地。 从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和H-O-S 1 董山峰,张翼:《世界贸易大国的光荣与梦想》,《光明日报》,年月日。 ,2006117 1

腾讯文库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