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二上1段历史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段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3小题共58分。第-17每小题2分,第18-33题,每小题L 5分.【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普天之下,莫

2022-2023 学年上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段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3小题共58分。第-17每小题2分,第18-33题,每小题L 5分 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是井田制下一 切 .【答案】B【解析】 土地归国王所有,“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文化重于政治”说明西周时期诸侯独立性较 大,天 子被尊为共主,所形成的文化心理认同比政治方面影响更大,表明在国家结构上周王室 和诸侯国 之间具有松散性,故B正确。材料中的“文化重于政治”指的是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 比政治方面 产生的影响更多,不是指文化制度优于政治制度,故A解读材料有误;材料内容没有 涉及分封制和 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故C错误;“天子更多是被尊为共主,其政教之所及,往 往是象征多于现 实,文化重于政治”,说明西周的文化方面影响更大,没有体现王权得到诸侯邦 国的认同的问题, 故D错误。 2 D据题干信息可知,秦朝诏令、紧急文件、非紧急要件等需要及时完成, 不 .【答案】【解析】 得延误,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故选D项;“新模式”不合史实, 题干 “凡是命书(诏令)及紧急文件,都要立即递送;非紧急要件也要在当日送出,不得积 压”只 是强调文书传递的时间要求,无法对比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排除A项;“加速了” 不妥,睡 虎地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题干无法断定《行书律》一定是在公元前221 年之前,且 加速统一进程的应是秦始皇的灭六国的军事战争,排除B项;“强化了”不妥, 应为“有利于 强化”,题干未提及这些规定的被执行情况,排除C项。 3 C据材料“李义府等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可知, 史 .【答案】【解析】 官随同,如实记录所奏内容,奏事者不敢任意曲解事实,对抑制政治腐败起了一定作用, 故选C 项;史官随同记录制度只是记录所奏内容,与提高决策效率无关,排除A项;中国古 代政事不 公开,排除B项;“避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4 C清代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中央又在 .【答案】【解析】 各省设置了藩、臬、将军等职,分别对中央六部负责,以此分化督抚权力防止督抚坐大,且 督 抚的任命与罢黜受制于皇帝,故选C项;奏折制度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 制 度,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军机处掌军国大政,辅 佐皇 帝处理政务,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B项;改土归流把西南少数民族土司管理 的方式 改为政府官员管理方式,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5 B据表格信息可知,西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设置有郡县二级制,到东 .【答案】【解析】 汉州郡县三级制,到元代省、路、府、州、县五级制,到明清省、府、县三级制,体现了中 央 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故选B项;题干提及的应该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非机构本身的 完 善,排除A项;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提出“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的主 张,即整治周边民族地区的政教而不改变他们的习俗,整治政令而不改变他们的风俗, 后人简 化为“因俗而治”,题干未提及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排除C项;“权力制衡” 不合史 实,如郡、县为上下级关系,县隶属于郡,不对郡制衡,排除D项。 6 选C。材料体现的是孝文帝改汉姓的措施,主要是促进了民族融合,C正确;均田制 .【解析】 的推行促进了北方的经济恢复,A排除;北魏社会制度封建化是多种措施的结果,仅靠改汉姓是 不 能实现社会转型的,B排除;D说法与改汉姓无关,排除。故选Co 7 选材料中提到的王安石变法措施,类似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 即 .【解析】 “间接救济”,是解决灾民生计问题的长远之计,C正确;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 府的 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 利和稳 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 形成政府 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o 8 A据材料可知,东汉赵宣、张霸等获乡论支持而入仕,说明地方舆论影响 .【答案】【解析】

腾讯文库2022高二上1段历史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