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1-7选用、变换句式训练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1-7选用、变换句式训练1.将下面的一句话改写成一个陈述语气的单句。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百年来,是在等谁呢?答:__________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1-7选用、变换句式训练 1.将下面的一句话改写成一个陈述语气的单句。 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百年来,是在等谁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原句有两个特点:一是用了疑问语气,二是用了排比句式。改写成陈述语气的单 句时应合并修饰成分,消除疑问语气。 答案(示例)这千百年来迎着漠风晕染出一片苍凉的陕北的柳,不知在等待谁。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徐帆,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我国红学界的后起之秀,尤以考证作者 身世见长,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优秀教 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学校邀请徐帆和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选用句式题,要求选用口语语体,转化书面语体的材料。题中 书面色彩较浓的词语如“以……见长”应改换,“徐帆,男,江苏南京人”,属书面介 绍,口头则不宜用“男”这样的词语。还要注意陈述对象。一方是徐帆,嘉宾,教授、 专家,一方是学生,因此用语应注意礼貌。最后,保留原句的重要信息,不宜添枝加叶, 保证通畅即可。 答案徐帆老师是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他是我国红学界的研究专家,尤 其在考证《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方面有专长。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 人物论》和获优秀教育图书奖的《〈红楼梦〉导读》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3.下面是柯灵先生为《台湾散文选》作序时的一段话。 他玄想中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箫的甜味,有釜形大铜鼓的骚响, 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 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 请你将这段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60字以内)。

腾讯文库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