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一、名词解释1 液限:表示土从塑态转化为液态时的含水量。2 基底附加压力:一般建筑物都埋于地表以下,建筑物建成后作用于基底上的平均压力减去基底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才是新增加的压力,此压力称为基底附
一、名词解释 1 液限:表示土从塑态转化为液态时的含水量。 2 基底附加压力:一般建筑物都埋于地表以下,建筑物建成后作用于基底上的平均压力减去基底原先存在 于土中的自重应力才是新增加的压力,此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3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转动或移动时,墙后土压力逐渐减少,当达到某一位 移量时,墙后土体开始下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 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4 超静水压力:由外荷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 5 管涌: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中移动,以致流失;随着土的孔隙不断增 大,渗透流速不断增加,较粗的颗粒也相继被水流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管道。 6 地基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破坏时作用在基底上的压力。 7,,, 基底压力:指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压力与地基对基础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称基底反力。 10 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承受荷载的能力。 11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时,墙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 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 动土压力。 12 孔压系数:在不排水和不排气的条件下,由外荷栽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应力增量的比值。 13 粒径级配: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就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14 砂土的密实度:通常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15: 固结度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部分对起始孔隙水压力的比值。 16:,,,, 土的触变性含水量和密度不变土因重塑而软化又因静置而逐渐硬化强度有所恢复的性质称为土的触 . 变性 17: 有效应力全部竖直向粒间作用力之和对横断面积的比值。 18: 压缩系数孔隙比的变化对竖向压应力的变化的比值。 19 前期固结压力:土在历史上受到的最大固结压力(有效应力)。 20 最优含水量:在压实曲线上,峰值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称为最优含水量。 21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22 灵敏度:原状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或称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23 渗透力:单位土体内土颗粒所受的渗流作用力称为渗透力。 24 流土:在自下而上的渗流出处,任何土,只要满足渗透坡降大于临界坡降这一水力条件,均会发生流土。 25 正常固结土:土层目前的自重应力等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土层。 26:Cu=d60/d10 不均匀系数:控制粒径与有效粒径的比值,表示土的粒径级配均匀与否,用下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