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创造的数学术语
康熙创造的数学术语 康熙创造的数学术语 论文代写 学数学解方程时,人们总会碰到“元”、“次”、“根(解)”等术语,如“请求出下面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解)”。不过,你知道题目中的数学术语“元”
康熙创造的数学术语 康熙创造的数学术语 论文代写 学数学解方程时,人们总会碰到“元”、“次”、“根(解)”等术 语,如“请求出下面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解)”。不过,你知道题 目中的数学术语“元”、“次”、“根(解)”(当然只是指汉语译名)是 谁创造的?说来你也许不信,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一个抱 负远大、好学上进的君主,他曾拜比利时的南怀仁等传教士为师,学 习天文、数学、地理,还学拉丁文。康熙大帝虽然聪颖过人,但是听 外籍教师讲课并不轻松。因为南怀仁等人的汉语和满语水平有限,日 常会话还能够勉强对付着,而要将严谨而高深的科学知识表达出来就 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当时课本多是外文,即使中译本也是半通不通的。 这样,学习中就必然有许多精力被消耗在语言沟通上,进度不快。 不过,康熙学习很刻苦,也很有耐心。一遍听不懂,就请老师再 讲一遍,直至真正弄懂为止。南怀仁在讲方程时句子冗长,吐音又很 不清晰,康熙的脑子常常被搞得昏昏糊糊的。怎样才能让老师讲得好 懂些呢?一阵冥思苦想后,一个妙法突然冒出来。他向南怀仁建议, 将未知数翻译为“元”,最高次数翻译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 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翻译为“根”或“解”……南怀仁用笔 认真地记了下来,随即用这些新创术语换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琐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