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弓弦理论与促群战略

[导言]21世纪,国家之间、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的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 21世

[导言]21世纪,国家之间、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 争,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的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检查、培育和提高城市竞 争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21世纪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设起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和城市群。提高 城市竞争力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十分响亮的战略口号,成为许多城市市长们的特别热 门的话题。所以,讨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与战略问题十分必要。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经济的讯猛发展,世界两大发展趋势即经济、科技的全 球化和地方化变得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化和地方化的背景下,城市不仅变得更加重 要,而且城市间竞争更加激烈。21世纪,国家之间、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突出 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城市的政府,都在积极致力于检 查、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以期在新的世纪对全球实现最有利的战略争夺。21 世纪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设起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 的城市和城市群。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竞争,培育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迫切 需要了解各城市的状况,需要了解全球化时代决定和影响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 素,调整和制定城市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争夺最大化的利益,争取最快速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提高城市竞争力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十分响亮的战略口号,成为 许多城市市长们的特别热门的话题。所以,讨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理论与战略问题 十分必要。 一、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中国24城市竞争力的排序状况 为了实证分析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状况,我们设计了显示和解释城市竞争力的两套指 标体系。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指标体系共4个指标: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城市国 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城市劳动生产率,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城市竞争力解释 性指标体系分硬、软两类,有十三个具体指标体系即: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 结构力、设施力、环境力、区位力、聚集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 开放力,共70多个指标。在设计指标体系后,我们选取北京、上海、天津、广 州、重庆、武汉、深圳、厦门、杭州、南京、苏州、西安、成都、无锡、东莞、青 岛、福州、温州、、宁波、大连、南昌、珠海、大连、石家庄、哈尔滨24个样本 城市,对与指标有关的1997、199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4城市统计年鉴 或年鉴等数据,以及通过专家和居民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较先进 的数理统计方法即主成份分析方法,将24城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表现指标体系的 指标数据和13个分力指标体系的指标数据分别加以凝合,构造了城市竞争综合力 和分力指数,对以上24城市竞争力进行计量。部分结果如下:中国24城市综合 竞争力前10名排序为:第一上海、第二深圳、第三广州、第四北京、第五厦门、 第六无锡、第七天津、第八大连、第九杭州、第十南京。在24个样本城市的中, 上海综合竞争力指数最高,为1.47。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城市的竞争力比中、西 部强,前十强的城市都在东部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珠江、长江流域的城市竞争 力要比环渤海地区的高。在前十名城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东南沿海的几个中等城 市,东莞、温州等城市的竞争力竟在武汉、重庆之上。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大致地 看,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环渤海地区、我国中 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指数最高的前5个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杭 州、天津、南京。这些城市在一般劳动力状况和高素质劳动力状况及劳动力培养上

腾讯文库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弓弦理论与促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