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1用频率估计概率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25.3用频率估计概率(第1课时)课程标准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 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教学内容 分析“25. 3用频率估计概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25.31 用频率估计概率(第课时) 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 作 课程标准 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5. 3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 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三节。本节的学习内容 主 要包括:(1)理解通过试验,可以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 大量 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 率的 区别和联系,(2)能运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计划用3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通过试验,让学生感 悟 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用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这一事件发 生 教学内容 的概率;第2课时结合具体情景研究如何用频率估计概率;第3 课时 分析 对简单问题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模拟试验方法,用频率估计概 率。本 设计是第1课时。 本节内容从统计试验结果的角度研究概率。教科书在编排本课 时内容时,设计抛掷一枚硬币试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收集整理 抛 掷一枚硬币〃次时出现正面向上的频率,并与历史上科学家的研 究 结果对比,感受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合理性,从而归纳出概率的统 计定 义。接着,教科书进一步分析了抛掷硬币和天气预报两个实例, 引导 学生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 ⑴让学生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指导理解大量重 复试 验时,用频率估计概率是合理的,正确的;引导结合具体事例, 理解 教学目标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知道求随机事件两种方法 (列举法, 用频率估计概率)各自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⑵通过组织学生动手做试验,感受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体会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