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简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简版(一)古代官职类别说明中 央 官 职省二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二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 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 长官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简版 (一)古代官职 类别 说明 二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二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 书省管决 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 长官称中书令,卜 省 启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 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卜启左、右仆射等官职。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户部,管土 地户口、 六 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开部, 管司法刑狱; 11 部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 郎。下设郎中,副职称 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中 又称九寺,“寺”即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 宗正、 央 九 卿 官 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职 监 监官,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大抵官名中带“御史”的官职都为监 察官;谏 谏 官,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汉有谏议大夫,唐 增设补阙、拾遗。 官 翰林学士于唐初时设立,是皇帝亲近的顾问和秘书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 则是侍奉 文 皇帝讲读的。太傅、少傅多作为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表彰,是虚职。 太史是负责管理图 史 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的官职,如司马迁、张衡 等人都曾任太史令;魏晋以 官 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唐宋后 称修撰、编修等。 汉代设州,全国分十几个州,中央派官员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全国 分十几个 中 央 道,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又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 度使。宋代时,全 派 国分十几个路,路中设转运使等官。元代设省,地方最高 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 员 改称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的中央派员则称巡抚、 总督。 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属官有郡尉、监 御史、督 地 州 邮(巡察各县官吏的功罪)、主簿等。汉代的相国相当于太守。隋唐的 主要行政区是 方 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别驾、治中、长史、司马、参军等(这 些官职在东汉末开始 郡 官 出现)。唐中叶,司马一职常用来安排遭贬斥的官,如柳 宗元、白居易等。宋代州官 官 职 称知州(欧阳修自称太守,其实是滁州知州)。明清 改州为府,称知府。 县 一县之长为县令,明清称知县。下设县尉、县丞、主簿、典史等职;分掌军 事、文书、 秘书、缉捕、监狱等工作。 官 乡 包括乡老、亭长、里正等职。 官 (二)古代官职迁谪 例句 类别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