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李逵和鲁智深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李逵和鲁智深《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巨著。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庵对人
1000 《水浒传》读后感字:李逵和鲁智深 《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巨著。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 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 — 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你只需随好汉们齐发威,一齐狂笑,一齐叫骂,在无拘无束的 痛快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的寄托。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和《三国 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 , 众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就连我也不例外。《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 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 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八军机重地白虎堂图 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又 108 有打虎英雄武松、宋江等众多好汉,共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逼在梁山落 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贪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 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 大事业。 李逵他是一团火,一团抗争的烈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 他不是神化的孙悟空,他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现实中桀骜不驯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缚 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将自己对于社会、制度、 正义不得伸张的不满淋漓尽致地挥洒在李逵身上,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反抗和自由的热切 向往。 我想,李逵未免是激进的。但在社会文明的今天,人们是否被处处是规条条是律的社会磨 ? 光了个人主体思想的棱角,在其中个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吗我对李逵的赞扬,并非赞颂他 处处违规犯律,而是欣赏他在严酷的社会中依然保存着人心最底处的激进思想,他没有成 为时代的奴隶,没有套上社会的枷锁,他要反抗时代的不平,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可现 在的人们,精神与思想的无拘无束似乎被条条框框束缚了,被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所 消磨。社会的文明,人的精神与思想理应进入更为人性化的深层境界。人的社会不能没有 规定、条例,人们理应遵守,但人们本应在叱咤千里无拘无束的思想境界中开拓更广阔的 空间,让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却没想到反让古人当了自己的模范。李逵反抗与自由的思想 精神永远都昭示着人的行为可以有所依托、管制,但人的精神与思想决不可消沉、低迷与 戴上世俗的枷锁。 鲁智深他是忠与义的化身,他寄托了施耐庵对于侠义的热烈歌颂。金氏父女正是由于素不 相识的鲁提辖而逃出镇关西的魔掌。林冲正是由于萍水相逢的花和尚才在野猪林幸免遇 难。这一切,都是鲁智深的忠义表现。忠与义在《水浒》中,是作者所竭力唱颂的,更是 贯穿这一百二十回章节的无形骨架。但忠义,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已成为了古董。它能够直 接产生效益的一面,被人们保留着,而它的忠诚与义气、人们长久相处肝胆相照的一面, 却被丢弃了。而此时的忠义,已成为信誓旦旦的一句空话,不经世道的人天真的想法。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