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简答题(共10页)

《出师表》归纳1简答题1、作者在提出建议前先分析了蜀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诸葛亮分析形势的目的是什么?答:(1)先分析了蜀汉面临的不利的客观形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出师表》归纳1 简答题 1、作者在提出建议前先分析了蜀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诸葛亮分析形势的目的是什么? 1—— 答:()先分析了蜀汉面临的不利的客观形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又分析了蜀汉有利的主观条件大臣将士忠心耿耿。 2 ()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的目的:表达痛惜先帝大业未竟而过早离开人世的感情;表明 创业维艰之意,一起刘禅深思;告诫刘禅惟发愤图强才能救亡图存;警策刘禅继承先帝遗 志兴复汉室有所作为。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的目的:告诫刘禅,希望犹在,要树立兴复汉 室的信心。想要救亡图存,必须依靠这些忠臣的力量。分析形势的总体目的:自然引出三 “” 条建议,更为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的提出做铺垫。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一句中的“未半”包含了两层意思,那么,完成的一半 是什么?未完成的一半又是什么? 12 答:()刚刚建立了蜀汉政权。()还没有兴复汉室,统一中原。 3 、第一段的抒情线索: 答: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读 这几句话,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一一列举? 12 答:()蜀国虽然形势危急,但还有有利的主观条件,就是大臣和将士都忠心耿耿。() 有利的主观条件形成的原因是先帝的厚遇。 6“” 、第二段作者提出了严明赏罚的建议,所谓严明包含哪两层含义? 1“”2“ 答:()执法标准统一,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公平严明,不偏袒私护,不 ” 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 、作者在第二段针对什么情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答:针对刘禅跟宫中亲近,宠信宦官黄皓一类小人,跟府中疏远,有所偏袒,如任其发展 下去,则内外异法而法治不行,法治不行则在诸葛亮离开国都的情况下,政局必乱。 8 、诸葛亮向刘禅推荐的人才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 答:共同点:忠、贤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不同点:位置不同:其中有宫廷侍卫、朝廷 大臣、军队要员。性格不同:郭攸之等人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9 、作者在第五段所谈论的问题是什么?其观点和结论是什么? 12 答:()治理国家应该亲贤远佞的问题。()观点:亲贤臣,远小人,(过程:以两汉 “ 历史经验教训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以汉室之隆可 ” 计日而待为鼓励。)结论: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 、第五段与前两段有怎样联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用心? 答:第五段是在前面两段推荐贤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并总收文章第 一部分。反复告诫刘禅亲贤远佞的重要性,希望它能够亲贤远佞,兴复汉室。 11 、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12 答:()开张圣听(广开言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3)亲贤臣, 专心---专注---专业

腾讯文库出师表简答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