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教案新人教版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教学目标: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游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
2.3中国的水文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游构成水 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特点,阐述中国水文灾害灾情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高考资源网 2、对比1954年和1998年洪水的异同,分析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情景设计 情景1课件展示洪灾图片。学生说出灾害类型。 情景2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 历(瘟疫),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管子·度地篇》 教师归纳 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受风暴潮、海浪、海水入侵等水文灾害的影响。 学习新知 一、洪水灾害 (学生阅 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读课本后 ①东部多,西部少; 总结)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读图分析 阅读图2.18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 点拨: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主 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其中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口、香港、澳门、 台北等城市是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 学习新知 2、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学生阅 (1)暴雨成因:台风、锋面等天气系统带来的暴雨 读课本后 (2)发生时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 总结) 4—9月,自南向北推移。 (3)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 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关中地 区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阅读材料, 3.洪水的类型 掌握洪水 类型 洪水来源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的三种类 暴雨 主要有台风、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 暴雨的时空分布高度一致,在东部季风 型 洪水 锋面等带来的 下游平原。 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 暴雨 自南向北推移。

